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时间:2020-12-19 16:17:40 历史典故素材

第一篇:《申论文章保护文化遗产》

申论文章-----保护文化遗产

精选文章一:该给“谁的西湖”怎样的答案

苏小小的西湖,白娘子的西湖,白居易的西湖,林和靖的西湖„„如今,早已闻名遐迩的西湖,又正式成为“世界的西湖”——成功地进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与我国此前拥有的40处世界遗产相比,西湖该是很特别的一处。它是比较少的文化景观与城市生活“零距离接触”的类型,而就在它申遗成功后的当天,杭州市政府立即承诺,将坚持“六个不变”——“还湖于民”的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继续免费开放、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占用。这样的表态,无论在国内还是世界上,都较为少见。

在日益升温的“申遗热”中,我们看到不少申遗前如何“竭尽全力”耗巨资、成功后如何借名商业开发的案例,或是门票应声而涨,或是以保护之名只对专家开放,让人对“申遗”又盼又怕。当西湖以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心态,坚持自己的“还湖于民”目标,坚持免费开放的文化思路,并因找到了一种让文化景观优美而生动地存活于城市生活中的智慧与结果,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赏,这种“成功”,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申遗”。而进入“遗产时代”的“六不”承诺,则让我们看到一座城市的文化主张,看到了文化遗产惠及大众的管理思路。

无论是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首先是公共的遗产,都应惠及于民。何况,收费、涨价、开发,并不能让景区变成想象中的“摇钱树”。作为地方旅游资源核心的世界遗产,如果因涨价而折损竞争力,只会损害到整个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西湖免费开放,可为例证。2002年开始,西湖成为中国唯一不收门票的5A级景区,日常维护、清卫保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费用,每年增加过亿元。但来杭州的游客几年之内已经翻番,旅游收入更是增加了180%。在这一思路之下,从拆除高墙深院到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也得到加强。

保护、开发、公益,一直是文化遗产难以理顺的一组关系。如果没有正确认识,难以处理好这些关系,最终会陷入恶性循环。世遗大会上,丽江、布达拉宫等世界遗产,都曾因过度的商业开

发而受到质疑。而为吸引更多游客而大肆营建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打造毫无特色的酒吧街、商业街,破坏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更无异于饮鸩止渴。因此,“杭州承诺”尤显可贵。

兑现还需时间检验。世遗委员会要求“缓解城市发展以及游客激增对西湖造成的压力”。西湖必将因“入遗”而游客激增,而“限客”难免会被认为是对一些人权益的剥夺。在解决好了保护与开发、开发与公益的关系后,保护与公益的矛盾,也还需要破题。

即使从年过半百的白居易与西湖邂逅的公元822年算起,这个东方名湖也已存在了千年之久。让千年名湖在更长的日子里保持青春,现在仅仅是开始。更希望,西湖背后的“杭州承诺”,能给更多景区及城市一个启发。

精选文章二:活态传承活在当下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成为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传承的国度,其中浩瀚无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构成了中国人的特有文化基因,也成为中国人强大精神凝聚力的根源。

以现代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的保护,用文字、音像、视频的方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当然也是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达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终极目的。曾有学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形容为“活水养鱼”,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僵化的、固态的,而是活态的、发展的,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的环境当中进行保护和传承,要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当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与人息息相关的,一旦死去,就只能是博物馆中的文献与记忆。

这些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紧紧抓住活态传承的精髓,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要成就。

首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重视与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是传承人。无论是英雄史诗、民间传

说的讲述者,还是技艺精湛的工艺美术大师,无论是礼仪节庆的组织者、实施者,还是口传身授出神入化的表演艺术家,可以说,技艺就在他们身上,没有他们,就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于这些传承人,国家不仅给予他们荣誉,也给予他们资金扶持,更帮助他们传授弟子,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

其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死水养不出活鱼。要让一池水都活起来,就不能仅仅只是对某一个非遗项目的保护,而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环境变成一池活水,体现出活态传承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生,是历史、地理、经济、人文等综合环境造成的。南音、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之所以产生于泉州,是泉州总体的文化生态所形成的结果,要保护好这些非遗项目,就需要在泉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整体生态中进行,在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过程当中进行保护传承。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就是要激活一池春水,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化生态保护的大环境中得到整体性保护。

第三,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我们今天衣食住行当中的许多部分,都蕴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这些内容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对这些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就是在符合保护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一方面,通过生产性保护,使得这些非遗项目能够在商品市场中生存,获得经济效益,从而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人才进行这一项目的学习与传承;另一方面,通过生产,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才能建立良性循环,成为具有造血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今天的世界飞速发展,许多新科技、新观念层出不穷,这些新的创造既萌生于传统当中,又不断积淀成为新的传统。不容否认,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从前生活在高山之巅的民族要从山脚下背水,一边走一边唱,成为这个民族的生活习俗。然而当自来水引到家中,再不需要下山背水,自然不必为了保存这项习俗而非要下山背

水,或只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来演示,告诉后代曾经有过的历史风俗。我们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强行保存已经过时的风俗习惯或传统技艺,而是尊重我们的历史,尊重我们祖先的创造,尊重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规律,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并从中寻找持续发展与创新的灵感与力量。

今年6月,我国迎来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我们欣喜地看到,数以百万计的群众自觉参与到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展览和展示活动之中,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体会它带给我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当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活在当下、活在老百姓身边、活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不断激起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成为我们民族和国家强大精神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第二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作文指导》{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作文指导

作者:王先海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8年第04期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即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在2006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前夕,文化部公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2007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悉,文化部将与教育部等部门协商,计划将“非遗”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非遗”纳入中小学课程,组织“非遗”进大学等,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党十七大报告也特别提到,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鉴于广大中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多,特设置作文训练题目,兼以审题指导,同时附录学生习作及简要评点,以期引起中学师生的重视。

一、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急救传统文化

海春

世界遗产

邱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材料为两幅漫画,写作前,应先读懂两幅漫画的寓意,再找准漫画间的相关点,明确作文的话题词。

第一幅漫画题为“急救传统文化”,画面是一位大夫推着躺在抢救台上的“病人”急速前行,这位特殊的“病人”是一只千疮百孔的毛笔,奄奄一息的呻吟着。传统文化在时代前沿中被束之高阁,已毫无生机,濒临绝境。以此警醒人们,要“救救传统文化”。

第二幅漫画题为“世界遗产”,名为“世界遗产”的某座名山,挤满了所谓观光旅游的游客,在导游的引导下仍有客人在山路上上上下下,还有一位信手题下“到此一游”的字样,大山皱着眉头,发出了“过度开发利用”的呻吟。如何正确保护、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作品启人深思。

两幅漫画共同话题词为“传统文化”“世界遗产”,引导我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从态度、做法这些角度切入,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错误的认识及做法,探究其根源和问题的本质;可以探讨正确的做法,明确前行的方向;还可以写写自身的经历,在某一文化领域内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具体做法等。

[学生习作]

文化,心中永恒的根

李思进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题记

当玛雅文明隐没于未知的空间,当古巴比伦王朝终结于漫漫硝烟,当古罗马斗兽场成为永久的遥想,当古埃及金字塔化身为玄妙的谜团……惟有你,依旧昂首挺胸,屹立于世界东方。挺过战火,挺过饥荒,你步伐坚定,意志坚韧,你教我怎能不为你倾心——伟大的中华,伟大的传统,伟大的文化!

但如今,对于你,我在喝彩之时更多了份感伤——熬过了无数的苦难,为何你要在繁縻的花开间独自黯然的凋零呢?为何你要在这和平的年代里缓慢而沉重的迈向终点呢?是为了不成为科技发展的绊脚石,让十三亿中华儿女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吗?抑或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了追求那份物质的满足而无情的牺牲了你,让你不得不与我们含泪诀别?

不难发现,国画正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毛笔早被鼠标排挤到书架的角落,茶道在中原土地上逐渐失落:它们却在异域文化里日渐兴起,蓬勃发展。原来是我们的淡忘让你“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第三篇:《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语作文》{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Protectingthe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重要

2.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

3.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

Like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suchastheGreatWallandtheForbiddenCity,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likePekingOperaandConfucius-commemoratingritualsareequallycrucial.Weshouldmakeourutmosteffortstopreserveintangibleheritagesbecause,withouttheirphysicalformofexistence,theyareingreaterriskofextinction.

AccordingtoUNESCO’sConventionfortheSafeguarding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2003),allformsofsocialcustomsandhabits,folklore,performingarts,rituals,oraltraditions,festivals,traditionalcraftsandvariousknowledgeandpracticesaboutnatureanduniversecanbeclassifiedas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Asacountryconsistingofagreatdiversityofethnicgroupsandwithtime-honoredhistoryandcivilization,Chinaaboundsin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Culturalheritagesconnectmodernpeoplewiththehistoricalpast,allowingthemtoacquireaculturalandhistoricalidentity.Withoutculturalheritages,wewouldberenderedabsolutelyrootlessandwewouldfindithardtocopewithchallengesatpresentandinthefuture.

However,themodernizationprocessposesmountingthreatstointangibleheritages.Manypeoplehaveablindfaithinthelatestelectronicdevices.Itisalsopathetictoseeelderlypeopleinpossessionofsuchlegaciespassawaywithouttransmittingthemtotheyoungergeneration.Facedwiththosechallenges,weshouldbothpreserveandrenovateourancestralheritagessothatwecanhelpcontributetotheculturaldiversityoftheworldandreturntoourspiritualhomelandinthisageofimpersonalscienceandtechnology.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同长城、故宫之类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像京剧和祭孔仪式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应不遗余力地去保护非物质遗产,因为它们在不具备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失传的可能性更加岌岌可危。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界定,各种社会习俗、民俗、表演艺术、仪式、口头传统、节庆、传统手工艺、以及有关自然界与宇宙的知识与实践,全都可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作为一个由众多族群构成的国家,并拥有悠久的历史与文明,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将现代人与遥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人们拥有某种文化和历史的认

同感。如果没有文化遗产,我们的“根”便荡然无存。我们也无法去应对当下及未来的挑战。

然则,现代化进程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日甚一日的威胁。许多人盲目崇拜最新的电子产品。另外,看着掌握非物质遗产的老者不断逝去,而无法将其留传给年轻的一代,实在令人痛心。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对祖辈的遗产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这样,我们才能促进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并在一个缺少人情味的科学与技术的时代,重返我们的精神家园。

1.tangibleculturalheritages物质文化遗产

2.Confucius-commemoratingrituals祭孔仪式

3.makeutmosteffortsto不遗余力地去做„„

4.preserveintangibleheritages保护非物质遗产

5.beingreatriskofextinction灭亡的可能性很大

6.ConventionfortheSafeguardingof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7.oraltraditions口头传统

8.traditionalcrafts传统手工艺

9.agreatdiversityofethnicgroups众多族群

10.time-honoredhistoryandcivilization悠久的历史与文明

11.culturalandhistoricalidentity文化和历史的认同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12.copewithchallengesatpresentandinthefuture应对当下及未

来的挑战

13.ablindfaith盲目崇拜

14.ancestralheritages祖辈的遗产

15.culturaldiversity文化多样性

16.spiritualhomeland精神家园

17.ageofimpersonalscienceandtechnology缺少人情味的科学与技术的时代

第四篇:《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作文300字

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长城全长约12600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云遮雾障,禽鸟齐鸣,溪流淙淙,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作文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

布达拉宫属于文化遗产,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非常壮丽,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黄山导游词作文300字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世界遗产之旅》读后感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本书,叫《世界遗产之旅》。{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第一仙山——黄山,非幻是真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海洋生态奇观——大堡礁,既美且奇的胜境——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质千层派——大峡谷国家公园,揭示生物进化的大奥秘——科隆群岛,还有壮盛的瀑布奇景——伊瓜苏国家公园。

世上的自然美景无数,能被列入《世界遗产之旅》者无一不奇。这本书撷取精华,呈现最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