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历 QINGDAOUNIVERSITYACADEMICCALENDAR 说明: 一、2016年秋季学期 1.本学期共安排20周,其中课程教学18周,复习考试2周。 2.在校生于2016年8月26日(星期五)、27日(星期六)报到注册。 3.2016级新生于2016年9月9日(星期五)报到,9月10日~25日入学教育、军训和新生入学测试,9月26日正式上课。 4.中秋节:2016年9月15日~17日放假,9月18日(星期日)上9月16日(星期五)的课。 5.国庆节:2016年10月1日~7日放假,10月8日(星期六)正常上课,10月9日(星期日)上10月7日(星期五)的课。 6.2017年元旦的放假时间安排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7.寒假:2017年1月14日~2月16日,共5周。 二、2017年春季学期 1.本学期共安排20周,其中课程教学18周,复习考试2周;毕业班教学总周数为16周,应于2017年6月10日前结束全部教学工作。 2.在校生于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18日(星期六)报到注册。3.春季运动会安排在4月20日(星期四)、21日(星期五)两天。 4.2017年清明节、劳动节和端午节的放假时间安排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5.暑假:2017年7月8日~8月20日,共6周。 三、2017年夏季学期 1.本学期安排4周,包括教学和考试安排。 2.2017级新生于2017年9月1日(星期五)报到,9月2日~17日入学教育、军训和新生入学测试,9月18日正式上课。 四、2017年秋季学期 1.本学期共安排18周,其中课程教学16周,复习考试2周。 2.中秋节、国庆节、元旦放假时间安排以学校发布的通知为准。3.寒假:2018年1月20日~3月2日,共6周。 教务处编制二○一六年五月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政治经济学 闵正良,男,1960年11月生,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西北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从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先后在各类经济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加省级科研课题两0项;主持市级科研课题1项;独立完成专著一部,参编教材一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市级优秀科研成果2等奖一次。 陈锋,河北省衡水人,1973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财政学。曾参与国家“211”课题、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及市厅课题5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西方经济学 丁秀英,经济学博士,2006年至今在青岛大学经济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6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获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学士学位。主讲课程:本科三年级的中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微观经济学,全日制研究生一年级的高级宏观经济学。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国际金融、房地产金融。主要成果: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5篇;主持山东省统计局课题1项;以第二作者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2篇;以第二作者参加省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2项。 张之峰,男,致公党党员,汉族,山东青岛人,归国华侨,青岛大学经济学副教授。1998年8月参加工作,经济学博士。山东省翻译协会理事、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委员、青岛市翻译协会理事、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委员、青岛市侨联代表。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战略经济、俄罗斯及东欧中亚研究、经济法。张之峰副教授,曾获乌克兰颁发的“乌克兰独立”荣誉奖章、俄罗斯联邦法学家称号、29届奥组委个人先进等荣誉。 孙毅,男,1976年生,山东即墨人。200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出版著作有《近代中国经济体制变迁中的信托业》,在《思想战线》等期刊发表论文若干篇。现主要讲授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史课程,主要研究方向 为中国经济史。 区域经济学 逯进,男,1974年生,甘肃兰州人。1996年、2001年、2006分别在兰州大学经济系、东北财经大学金融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近几年,在《财经研究》、《中国人口科学》、《财经科学》等专业权威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独立出版专著一本,主持或参与各类课题12项。目前,在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内生机制、人力资本与人口迁移的内生经济增长机制、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效率、政府行为的经济增长效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五个领域开展研究工作。 朴明根,吉林省延边人,1958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方向为投资学、金融机构管理及国际投资比较。近年来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课题2项,获得部级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0余篇。 胡萌,经济学博士,1972年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南昌大学本科毕业,1996年厦门大学硕士毕业,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环境经济学、经济统计学等。主持完成地厅级科研项目2项,承担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他科研项目1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2部。 赵建军,男,山西阳泉人,硕士,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人文(经济)地理专业。长期从事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近几年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完成科研经费20余万元,主要参加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主持青岛市“双百”研究项目1项,政府横向合作研究项目3项,青岛发展中心项目6项,多数研究成果被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所采纳。在《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等核心期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表外文论文1篇,合作出版了《区域规划教程》,1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教育厅优秀论文1等奖。长期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主持了青岛大学与德国、美国等国外学者的学术交流,2011年参加了北大林肯土地政策研究中心资助的培训培训者计划项目。 财政学 胡燕京,男,汉族,北京人,1959年6月出生,博士,教授,西方经济学专业硕士导师。现任青岛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校社会科学学科组成员。主要教学科研方向为:金融理论与经济增长、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与西方财政学等。近年来,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市级奖励6项。青岛大学 王亚玲,笔名王雅龄,籍贯河北定州。河北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文学学士(199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货币银行学专业,经济学硕士(200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贸系财政学专业,经济学博士(2005),研究方向:国债与证券市场;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金融研究专业,博士后、副研究员(2007),研究方向:市政债券与基础设施融资。曾任华北石油财经学校教师、金翼国际有限公司资金财务部会计,2005年10月到青岛大学任教,2007年9月至今任经济学院财政学系主任。 张鹏,女,汉族,青岛人,1964年生于山东青岛,副教授,现任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北京中国企业联合会培训中心特聘培训师。主要从事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学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 张东玲,1995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09年获得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系统理论”专业理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收录12篇,SCI收录1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372),““质量链”坏境下的农产品安全与风险评估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入选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人才工程。 金融学(重点学科) 张旭,男,1969年生于内蒙古,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金融发展理论与政策、比较金融制度。主讲研究生课程《国际经济学》、《货币金融学》;本科生课程《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外国金融制度》。现已出版学术专著3本,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第2位)、主持省社科项目1项,市(厅)社科项目5项,政府委托课题4项。获省教育厅、市社科成果奖6项。 刘喜华,男,汉族,山东胶州人,1965年1月出生,博士后,教授,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经济学院院长,校社会科学学科组成员,山东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应用统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运筹学会金融工程与金融风险管理分会理事。主要教学科研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计量、保险经济学等。近年来,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数理统计与管理》、《控制与决策》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EI收录论文6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省市级奖励4项。 高齐圣,工学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与金融系统分析。现为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系统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已主持完成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曾获省部级二等奖1次,市厅级二等奖4次。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和《系统管理学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 伍海华,男,1966年8月出生,湖南新宁县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青岛新宝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从事经济系统复杂性研究。近年来著有《汇率波动复杂性》、《经济增长、波动与调整》、《资本市场复杂性》等9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被EI、ISTP等收录5篇,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6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青岛大学 杨春鹏,男,汉族,河北沧州人,1965年11月出生,博士后,教授,系统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金融学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教学科研方向为:行为金融与金融工程等。近年来,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EI收录论文4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青岛大学 姜伟,理学博士,副教授,教学与科研方向:行为金融,金融工程,投资学、公司金融及个人理财等。主要成果:近五年来,在《运筹与管理》《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Information》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其中,C1类论文4篇,C2类论文15篇;作为主要申请人之一,现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国资委项目一项;主持青岛社科规划项目一项,青岛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一项,青岛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完成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 唐衍伟,主要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投融资管理、金融衍生品、金融工程、能源经济。对于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品等领域,即重视理论和方法研究也具备较多的实践经验。担任“中国证券期货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学部”评审专家。 朴明根,吉林省延边人,1958年6月出生,博士。研究方向为投资学、金融机构管理及国际投资比较。近年来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课题2项,获得部级科研奖励3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0余篇。 青岛大学2016年人才招聘启事 青岛大学坐落于青岛市中心美丽的浮山之麓,黄海之滨,校园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是山东省实力最强的省属高校之一,是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 学校目前设有34个学院、24个直属科研机构,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5个。本科专业100个。在校全日制学生4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8600余人,留学生14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2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1项。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首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 青岛大学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充满朝气和希望。真诚地欢迎海内外学者加盟,共同建设青岛大学的美好未来。 一、招聘人才范围与入选条件 (一)青岛大学首席教授 学术造诣深厚,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学术成就,研究方向和业绩符合我校学科发展需求,能带领所在学科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两院院士、特支计划杰出人才,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人才。 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原973计划、86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负责人,或相当层次研究项目负责人。 3.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及其以上获得者首位人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其以上获得者首位人员。 (二)青岛大学特聘教授 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在本学科前沿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的能力。青岛大学特聘教授共分五个层次,入选各层次特聘教授的基本条件如下: 1.特聘教授第一层次: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计 划,长江学者青年项目入选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入选者,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其以上获得者首位人员,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获得者首位人员,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及相当职务者。年龄自然科学原则在50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原则在55周岁以下。 2.特聘教授第二层次:有“泰山学者”或相当称号、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且满足青岛大学原特聘教授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业绩者,或国外知名大学副教授及相当职务者。年龄自然科学原则在50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原则在55周岁以下。 3.特聘教授第三层次:满足青岛大学原特聘教授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业绩者,国外知名大学助理教授及相当职务者。年龄自然科学原则在4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原则在50周岁以下。 4.特聘教授第四层次:满足青岛大学特聘教授相应层次人选业绩,年龄自然科学原则在40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原则在45周岁以下。 5.特聘教授第五层次:满足青岛大学原特聘教授三层次人选业绩者,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急需的个别专业教授、副教授。年龄自然科学原则在40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原则在45周岁以下。 (三)青年卓越人才 学术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有较大发展潜力。满足入选青岛大学青年卓越人才支持计划的业绩条件,或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急需的个别专业博士或副教授。年龄自然科学原则在35周岁以下,人文社会科学原则在40周岁以下。 (四)青年教师 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能够胜任本科生教学工作。具有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注:具体招聘专业和条件详见《青岛大学2016年人才招聘计划》。 二、岗位待遇与支持政策 1.首席教授:年薪80万-100万元,提供120平米以上住房,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300万、人文社会科学50万元,并根据需要配备团队、实验室。其中,院士待遇具体面议。 2.特聘教授:年薪35万-60万元或特殊岗位津贴5万-12万元/年,特聘一层次提供住房、其他层次提供购房补贴20-1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15万-2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6万-40万元。 3.青年卓越人才:特殊岗位津贴4万元/年,科研启动经费自然科学5万元、人文社会科学2万元,提供购房补贴15万元。 4.青年教师:提供科研启动费1-3万元(辅导员除外),提供住房补贴2000元/月,共计三年。具有博士学位者,青 岛市发放租房补贴600元/月,共计三年。 各层次人才待遇详见下表:青岛大学 三、应聘程序及材料要求 1.应聘者请填写《青岛大学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连同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含《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资格证书、相关业绩证明等扫描件按顺序合并为一个WORD文件(文件名称为“姓名+招聘岗位”)以附件的形式发送至招聘邮箱:qingdazhaopin@163.com,邮件主题为“姓名+应聘单位+岗位”。 2.人力资源处进行资格审查,审核通过后转至相关用人单位。 3.用人单位组织面试。 4.面试通过人员报学校审批。 5.学校审批通过后,由人力资源处根据规定办理入职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对策研究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姓名指导教师:徐永辉 2016年5月10日 青岛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对策研究 ResearchonGoGlobalofChineseAutomobileIndustryalongtheWayofthe“OneBeltOneRoad”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设计)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设计)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设计)的知识产权归属于青岛大学。 本人签名:日期:2016年5月10日 青岛大学2015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2015年12月31日 目录学校概况....................................................................1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3(一)毕业生规模.........................................................3(二)毕业生结构.........................................................31.学历结构...........................................................32.性别结构...........................................................33.专业结构...........................................................44.生源地结构.........................................................5(三)毕业生就业率.......................................................51.分学历就业率.......................................................52.分性别就业率.......................................................63.分专业就业率.......................................................6二、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关分析.................................................14(一)就业市场分析......................................................14(二)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151.按地域分析........................................................152.按单位性质分析....................................................153.按行业分析........................................................16(三)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情况分析........................................17(四)困难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18(五)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分析............................................18(六)就业满意度分析....................................................181.调查样本数据采集说明..............................................182.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193.用人单位满意度分析................................................22(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分析.......................................22(2)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建议.................................22三、就业工作特色及成效......................................................23(一)加强就业市场和职业实习市场品牌化建设..............................24(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24(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5(四)打造就业信息精准化服务平台........................................26(五)做好重点毕业生群体的帮扶工作......................................26(六)建立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与服务机制................................27(七)实施招生、培养、就业、社会反馈四位一体联动机制....................27四、对教育教学的反馈及工作展望..............................................27(一)促进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优化学科专业布局............................27(二)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人才培养过程改革........................28(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创新人才培养................................28(四)服务青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29 1学校概况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山东省首批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华文教育基地,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2013年评为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占地2715亩,建筑面积108.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9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5亿元,馆藏图书387.96万册,主办7种学术期刊。学校设有34个学院、100个本科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现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涉及10个一级学科;3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涉及40个一级学科;拥有1种博士专业学位类型,20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型;9个博士后流动站。临床医学和工程学两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校在校生45000人,其中研究生9000余人,本科生35000余人,留学生600余人。教职工3686人,其中专任教师2175人,教授329人,副教授753人,院士2人,“千人计划”专家4人,国家突贡专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国家优青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泰山学者”19人,享受国务院特贴56人;省突贡专家2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支持计划1项。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学科2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精品开放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51门;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113项,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2“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480项,省部级项目56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03项,累计发表的SCI、EI、ISTP等高水平论文5395篇,其中在ESI高频次被引用论文35篇。获得发明专利364项。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院校设立交流合作项目120余个。目前,青大人正肩负着新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秉承“明德、博学、守正、出奇”的校训精神,大力实施“育人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坚持内涵提升、特色发展,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3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规模我校2015届非师范类毕业生共有9533人,比2014届增加351人,增幅3.81%。近几年我校毕业生总人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表1:近五年毕业生人数统计表毕业年度毕业生人数较上年增长比例2011年861511.03%2012年87541.61%2013年89151.84%2014年91822.99%2015年95333.81%(二)毕业生结构1.学历结构我校2015届毕业生中博士研究生33人,占毕业生总数0.3%;硕士研究生1807人,占毕业生总数19%;本科毕业生729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6.54%;专科毕业生397人,占毕业生总数4.16%。图1:毕业生学历结构分布图2.性别结构我校2015届毕业生中男生4172人,比例为43.76%,女生5361人,比例为56.24%,
青岛大学
时间:2020-12-31 01:21:51
话题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