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奥运支线全长4.5公里,是北京地铁线网规划中地铁8号线的一段。奥运支线南起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北至森林公园奥运湖南岸,共设4座车站,由南向北分别为北土城路站、奥体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南门站......
关键字:铁线 通车 新线
本周末,北京地铁10号线1期、机场线和奥运支线3条地铁新线路将开通试运营。这是北京历史上首次同时开通3条地铁线路,总长计58公里。届时,本市轨道运营里程将达到200公里,8条运营线路,123座车站,轨道交通的网络效应将初步显现。3条线的开通试运营,将可让人们更加快捷地到达各个奥运场馆,观看奥运赛事。
10号线一期
京城新添一条环城地铁
10号线是继地铁2号线之后的北京又一条环线,即将通车试运营的10号线一期工程作为连接北京东部和北部的一条重要轨道线路,线路全长25公里,西起海淀区巴沟,东至朝阳区劲松,设车站22座,6座换乘站分别与13号线、奥运支线、5号线、机场线、1号线换乘,并预留与4号线换乘站。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0号线一期的开通试运营将有效缓解北部三环与四环、东部三环的交通压力。10号线还是连接奥运支线与既有线网的唯一线路,观众可非常方便地换乘到达奥运公园。10号线一期还与17座公共建筑实现地下连通或预留了连通空间。
10号线一期在巴沟、芍药居、双井和安贞门站外建设了小汽车停车场,可停660辆车。
对话设计师
“玉带”串起中关村和CBD
穿行CBD、中关村等繁华地段的地铁10号线,其“黑、白、灰”的流行色调“酷”感十足。这条承载了市民无数期待与好奇的交通动脉究竟有哪些设计亮点?记者专访了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设计总体组负责人王琦。
●玉带串起3个交通黄金地:“一条玉带串联3个金十字,10号线辟出北京又一条经济动脉。”王琦说,10号线一期不仅串联了东三环和北三、四环之间的22个站点,还在中关村、奥林匹克公园和CBD三大热点区域形成了3个“轨道交通金十字”的黄金地带。
●黑白灰衬托时尚人群:10号线为何选取“黑、白、灰”作为主色调呢?王琦解释说,10号线一期经过CBD、中关村,全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新兴区域。“乘客以白领为主,衣着五颜六色,无色的地铁建筑,刚好可以衬托出这些时尚人群的鲜艳和生动。”
●站台艺术品赏心悦目:巴沟站、知春里站、西土城站、三元桥站、亮马河站、团结湖站、呼家楼站7个车站规划设计了艺术品,其中健德门站内的“血肉长城”雕塑,是中国壁画学会大师侯一民的作品。
●换乘距离最远才70米:10号线一期开通后将有5处换乘点,待4号线开通后,将有6处换乘点,其换乘站之多创了纪录。10号线换乘距离最远的是国贸站站厅,为70米。2009年将与4号线在黄庄车站实现零距离上下换乘。
●站站都设无障碍电梯:10号线车站设置了垂直电梯、盲道、盲文提示、专用无障碍厕所、无障碍扶手等。与以往线路不同的是,每座车站都在一个出入口设置了直通地面的无障碍垂直电梯。
●采用全透明玻璃幕墙:10号线出入口设计理念为“都市之窗”,以内敛的方体造型和富有节奏的立面分割表达“窗”的主题,表现北京的活力和包容力。全透明的玻璃幕墙设计,可减少玻璃反光。
●站前可停放3万自行车:10号线一期除呼家楼站、国贸站暂外,通车后,其余19个车站共可停放自行车3万余辆。
机场轨道线
20分钟运一趟飞机乘客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是连接首都机场和市区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线路途经东城、朝阳和顺义3区,全长28公里,设东直门、三元桥、机场3号、2号航站楼4座车站,在东直门,乘客可以实现近距离地与地铁2号线、13号线换乘在三元桥和地铁10号线换乘。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周正宇昨天表示,考虑到将来的需求,地铁机场线东直门站已预留了值机柜台及处理行李的位置,出行乘客有可能在东直门站就换到登机牌。
据介绍,机场轨道线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加拿大庞巴迪直线电机技术,爬坡能力强,振动和噪声小。车辆最高运行速度110公里/小时,20分钟就可从市区到达机场,满足了航空旅客快捷方便的要求。
对话设计师
设计灵感来自飞行和天空
颇有“神秘色彩”的机场线各站从未公开亮相。这条地铁线室内空间是由中央美院这座艺术学府所设计的,这也使得这条“国门第一线”艺术气息浓厚。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央美院机场线设计总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常志刚。
“机场线以飞行和天空为设计主题,东直门站的风筝到三元桥站的飞鸟再到T2航站楼的裂开的天空,都与机场线本身功能巧妙融合在一起。”常志刚说。
●东直门站——风筝:作为机场线的市内首站,也是旧城内唯一一站,东直门站的设计颇具老北京风格,大红风筝舞上了站内的墙面。据介绍,东直门站以起源于中国的风筝为设计主题,突出此站的旧城特色,站内以北京皇城的砖红色与庶民建筑的灰色为主色调,配合以风筝形态的纹样照明与图案。抽象的红色风筝轮廓,具象的风筝图案、滚轴和线等风筝的组成部分都作为设计元素体现在车站空间内。
●三元桥站——飞鸟:三元桥站的车站设计以飞鸟为主题,空间形态突出飞行的流线形造型,以蓝色为主色调。吊顶表现飞翔的翅膀,采取曲面形式,拼合出飞鸟飞行时的流畅曲线。此外,站台内的墙面还画有孔雀图,屏蔽门上印有姿态各异的各种鸟类。
●T2——神六“登上”屏蔽门:T2站的车站设计概念以天空的随想与飞行史为主题,以灰白色为主色调。常志刚将它形象地比喻为裂开的天空,因为站台的吊顶在凸凹有致、连绵起伏的灰白色调里裂开一条蓝色曲折的缝,墙面也设有转折。
车站出入口的艺术墙以展示人类的飞行史为主题,同时加入了传统纹样和北京传统元素。站台层一号通道墙面艺术品背板以天空图片为背景基础,用直径20毫米的塑料吸管为元素,贴合在墙面上,形成立体而有层次的立体雕塑作品。
与众不同的是,T2航站楼站台屏蔽门的玻璃上印制了各种人类飞行器图案,从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各款老式飞机到中国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等,都赫然在列。
奥运支线
贯通奥运中心区可转10号线
地铁奥运支线全长4.5公里,是北京地铁线网规划中地铁8号线的一段。奥运支线南起地铁10号线北土城站,北至森林公园奥运湖南岸,共设4座车站,由南向北分别为北土城路站、奥体中心站、奥林匹克公园站、森林公园南门站。
由于安保等原因,奥运支线在周末开通时暂不载客,将在奥运会赛事期间对持奥运中心区比赛场馆当日比赛门票的观众、持相关证件的裁判员、官员及工作人员开放。奥运会后将对所有市民开放。
另外,有媒体称奥运会期间10号线无法与奥运支线实现换乘,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澄清,由于安检需要,从10号线换乘奥运支线须在北土城站上到地面接受安检后,再进入奥运支线乘车。奥运期间,乘客无须安检,即可从奥运支线换乘10号线。
对话设计师
带你走进童话般地下空间
从错落有致的吊顶到青花瓷柱子,从印有各种图案的屏蔽门到水滴式的地面拼花……在3条地铁线中,奥运支线以其极富设计感的装修风格成为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作为装修设计总负责人,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装修设计总监叶宁以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灵感将情感融入到了地铁站设计中。
●曾想用奥运五环色装扮:据叶宁介绍,奥运支线的设计方案之前曾考虑过四个站点分别采用四季的颜色,还想过将奥运五环的元素用在里面,但后来深化设计时感觉四季的颜色太跳跃,而五环色的应用则有些牵强,最终还是现在这个和周边景观呼应的“童话世界”方案得到所有人认可。
●首次将屏蔽门封闭到顶:奥运支线首次采用了封闭到顶的屏蔽门,更加安全,室内空气更加清新,站内装修风格也得到最大体现。屏蔽门与车厢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十毫米,以避免乘客失足卡住。
●每站设两套直饮水系统:首次在地铁中引入直饮水系统也成为奥运支线最大的一个亮点。叶宁告诉记者,奥运支线每站一头一尾各安装一套直饮水系统,从水龙头里流出的水经过严格检测绝对符合标准,可直接饮用。
●车站净高居全国之最:走进奥运支线,最大的感觉就是空间宽敞明亮。叶宁说,奥运支线的车站净高达3.6米,成为全国地铁站中之最。一般车站净高3米左右。
●车站盲道四通八达:奥运支线通过设置残疾人升降平台或垂直电梯,保证了每个车站至少有两个口能直接从地面下到站厅。车站内的盲道四通八达,盲人可以顺利完成进站、买票、等候、上车。
●首次实现地下宽带上网:10号线和奥运支线车站内部首次同时设置了GPRS、CDMA、WAFI宽带无线网等先进的通用商用网络服务设施,使得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上网更加方便。
3条地铁新线运营安排
新线名称 首末车时间 运营间隔
10号线一期 5:05巴沟站首车,23:13劲松站末班车 最小间隔3分半
奥运支线 5:15森林公园南门站首车,22:36北土城站末班车 最小间隔3分半
机场线 6:00东直门站首车,23:10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末班车 全天间隔15分钟
预测数据
奥运期间
每天500万人次乘地铁
据地铁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刘建介绍,10号线开通时,每日预测客流达45万人次,奥运会期间最高可达85万人次。奥运支线奥运会期间日均客流为18万人次。机场线奥运期间最高可达每天3万人次。奥运会期间,8条轨道交通流量日均运送500万人次左右。
规划蓝图
2015年
两成市民出行靠轨道交通
北京正在努力打造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功能相匹配的“新北京交通体系”。2015年,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由目前的34%提高到45%以上,其中轨道交通日客运量将从现在330万人次增加到800万人次以上,承担总出行比例的23%。